资讯 更多 >>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杭州火灾系二房东与房客纠纷引起 ...
南京一民警执勤时被撞殉职 肇事者...
动态更多 >>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
我要找债主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 关注 >
 
中国航海日|看“淞航”号科考队员如何“乘风破浪”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3-07-11 22:10:47

央广网上海7月11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徐凌)“前几日遇大风,有颠簸,但队员们感觉良好!”7月11日是我国第19个中国航海日,也是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出海的第33天。早上7时30分,“淞航”号上的科考队员们正在开展例行早操,航次首席科学家叶旭昌向后方团队发回了近几日的调查数据,随消息一同“穿越山海”的还有上海海洋大学学生的航海体悟。

航行过程中每日早操(本文图片: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相关资料图)

“航海过程中,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尤为重要。”“淞航”号上配备了健身房,也有乒乓球桌可供科考队员锻炼身体,但叶旭昌还是想让全体队员动起来。为了保证科考队员能够尽快适应船上科考生活,叶旭昌要求队员们在每天早饭后做半个小时的早操。女队员主要是广播体操,男队员开展体能训练动作。

“登上‘淞航’号前,就听学长学姐说过,第一周里大家都会晕船。我也是‘吐着吐着就习惯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奚旺说,“叶老师要求我们,只要没有科研任务,海况允许就多多锻炼身体!慢慢我逐渐适应,不光体会到了晕船的痛苦和作业的艰辛,还感受到了大海的浩瀚美丽。”

航行安全应急演练

“大海之上,每天都是工作日,我们要争分夺秒。”海上作业不分昼夜,只要海况允许,从船头到船尾、从甲板到机舱,都有身影忙碌着。科考队员们眼里也没有时间的概念,一心只想着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即便海况不好,科考队员也要检查和维护船上的设备,记录分析实验数据。随“淞航”号第二次出海的王嘉洛说:“凌晨作业时可以看见海上日出,作业结束还会有同学们烹饪香气扑鼻的美食。”

科研任务中

“刚上船的时候,紧张不安,晕船也很难受,每天掰手指数日子。”初次登上“淞航”号,姜书侠少了几分淡定,“但好在想回家的想法没有持续太久,在顺利完成科研任务后,我多了些成就感。”

而在休息时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韩冠荣与其他队员们常坐在后甲板的船檐下,一边享受着咸咸的海风,一边看到书本中的字字句句成为眼前的风景:“‘淞航’号游曳在广袤无垠的熟悉海洋。说熟悉,是因为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著名渔场,与船上大多数人研究课题有关,从来只在书上闻,不曾有过身临其境!”

叶旭昌介绍淞航号航行设备

“船上的实践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不仅仅是科研的培育,更是精神的历练和思想的提升。”临时党支部书记、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汪振华表示,“淞航”号既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平台,也凝聚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澎湃力量,而这些“乘风破浪”的科考队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上一条:干热转闷热!7月11日至14日河南部分县市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局地雷暴大风 下一条:最后一页